姓名: | 詹志勇 | |
领域: |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 |
地点: | 广东 深圳 | |
签名: |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49
- 博客访问:476172
来源:中国电信思想政治工作网 中国电信集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研讨材料之四: (二〇〇六年七月) “软”字在当今应该算是一个时髦词,一个用起来感觉似乎更舒适、更先进、更有韧性的词。 “软卧”相对于“硬卧”,更具舒适性;“软着陆”相对于“硬着陆”,更有安全性; “软件”相对于“硬件”,更具主导性;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之“软交换”相对于“硬交换”,更具有灵活性和先进性。 企业管理也可细分为“硬管理”(机制、制度)和“软管理”(企业文化)。“硬管理”以机构、组织、计划等技术性、经济性管理形式存在;软管理则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以达到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境界。硬管理是条条框框、界定分明的制度;软管理则是无所不在的精神力量。硬管理的约束决定着软管理的传导,而软管理反过来又影响着硬管理的制定和实行。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影响,互相转化。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里写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在中国电信转型过程中,有意识的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软”字文章——对内加强软管理,对外进行软渗透,营造和谐的软环境,对企业成功转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一个“软”字文章:“软件”引导“硬件”,理念武装,成功转型。 硬件如果没有软件的引导,只是僵化的机器。人如果没有理念(软件)的引导,所言所行就会迷失方向,一个组织(企业)如果没有理念的凝聚,难免“军心”杂乱无章,“军体”软弱涣散,“军事”战斗力弱。近几年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使我们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识有了三点升华。 其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文化理念提炼、文化理念共识、文化理念渗透、文化理念践行。“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文化中最有力的是理念。 其二,企业文化理念的作用方式是“场”作用,犹如物理学中的电场、磁场等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力,但它的物质能量却客观存在着。它与另外几种无形力的“场”能{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工作}一经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员工等“有形体”就会做功,就会产生效果。 其三,文化理念在企业组织发展中尤其是在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困难或转折时期尤其见功效,它有拨云见日之力,有雷霆万钧之势。井岗山革命根据地之所以在“敌军围困万千重”中得以发展壮大,靠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念;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战士们之所以面对“从未打过败仗”的美军毫不手软,敢打敢拼,最后把美军赶出“三八线”,是因为心中有“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信念。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我公司大型的业务发展活动的名称都是“拼搏杯”,缘由是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为生存而搏”。 现在,中国电信的战略转型也正处在一个重要抉择和生死存亡的时刻,先进文化理念的武装极为重要。中国电信要想成功实现转型,首先需要理念上的重大转变,需要全体员工共识和坚定正确的转型理念。愚以为当务之急,至少有四个理念要建立,要共识、要坚定起来。一是“变”;二是“实”;三是“新”;四是“勇”。 首先要建立、要共识、要坚定“变”的理念。“变”是唯一的不变,这是大家熟知的。但对于“变”,有三种人、三种态度、三种结果。第一种人能够把握社会趋势,率先改变,领导变化;第二种人能够适应变化,跟进、顺应变化;第三种人面对变化不知所措,怨天尤人,终将被瞬息万变的社会所淘汰。毫无疑问,我们要做第一种人、第二种人。 其次是建立、要共识、要坚定“实”的理念。求实就是要对企业忠实,待人诚实,作风扎实,工作落实,效果真实。一个“实”的企业环境需要由企业中每个成员每时每刻的“实”去积累而成。作风不实,效果不真,扛着“虚”的包袱去转型,转型将走入歧途,走入预期的反面。态度不实,执行不实,转型的目标也终究难以实现。我们要立足本职,一步一个脚印,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把每项工作都做扎实,把每个细节都做完善,全体员工都这样做了,企业执行力就会大大提高。 再次是建立、要共识、要坚定“新”的理念。不创新没有出路,没有前途。大企业衰退有七个征兆:一是固守陈旧的作业方法,总认为现有方法最好而不愿意变革;二是没有设定新的企业目标,决策带有很大盲目性;三是反省思考能力逐渐减退,终日纠缠于外部实务;四是制度主义过于根深蒂固,无法用宽松而有弹性的制度来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五是进取的积极性逐渐消失,使得无数好机会从眼前溜走;六是新人被老人的经验所束缚,新来的年轻人虽然敢闯敢干,但得不到升迁的机会,因为职位被“有经验”的人占据了;七是无法宽容批评,缺乏虚心接受不同意见的心胸。我们要成功,必须与类似征兆决裂,勇于创新,使企业永葆青春,百年不衰。 第四是建立、要共识、要坚定“勇”的理念。就是敢想敢干,勇于向前,不畏艰难。电视剧《亮剑》,那位关键时刻敢于“亮剑”的解放军团长李云龙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亮剑”精神不仅在战争年代适用,在当前硝烟四起的市场竞争中同样适用。拿破仑曾说:“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绵羊的队伍,可以打败由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的部队。”可见勇气的重要。所以我们要勇于 “亮剑”,敢于竞争。 第二个“软”字文章:“软激励”兼容“硬激励”,刚柔相济,事半功倍。 《定位》一书中谈到一个心理营销的问题,说营销的本质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通俗地说,就是你营销的产品、服务如果是消费者正想要却没有意识到而被经营者引导注意的话,其产品、服务会大受欢迎。这种做法的关键是用心,作用到心里,激励其情感,专家学者称为“软激励”。 这种“软激励”也常常见于我们转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如果是以员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方式进行,找到工作对象心灵中最柔软、最敏感的地方,让人“心领神会”,情绪激昂,将会事半功倍,将会让“文化力→员工创造力、执行力→企业发展生产力”的循环设计成为现实。 如果认同上述观念的话,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将要有大的转变。我们将在科学的“硬激励”的同时,突出“三个重于”。 首先,直接重于间接。不容置疑,我们不少企业、单位的宣传教育大都进行在间接方式面层——广泛号召,形成舆论。但缺乏针对性和深入性,对员工中的不同心态没有质与量的把握。而直接方式强调在一般性工作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发现特殊,因人而异做针对性的工作。我们欣赏和支持利用网络进行“网上信箱”“网上沙龙”“网上对话”这种“背对背”的轻松的思想交流,我们更倡导和支持的是与员工“面对面”“心对心”的有肢体语言的、感情表达更直接的、更为“立体”的交流与沟通。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因为宽恕礼让 、以德报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其次,肯定重于否定。我们认为肯定和否定都是必要的,肯定是从正面指出其长处,以利发扬{又称正激励};否定是从反面指出其问题,以便克服{又称负激励}。我们主张多使用前者,原由有三,一是我们的工作的目的是扬长避短,长是主流,短是支流;二是人心趋于美好,肯定可以给人心理上带来满足,精神上带来安慰,以利建立信心;三是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原理。肯定性的暗示往往会收到肯定性的效果。这里有案例证明。前年底,湖南省电信公司根据长沙市分公司公众客户渠道人力短缺的情况,决定在省公司直属单位抽调一部分员工(有的是富余人员)去支援。这次行动,省公司采取“正激励”的方式,打“支援前线”的旗帜,隆重欢送,每月小结通报,表扬先进,年底总结,披红戴花,先进代表巡回演讲。“正激励”收获好效果,这次行动使长沙市分公司公众客户渠道打了一个翻身仗,一跃成为先进,参加行动的由168名直属员工组成的团队也被员工们冠以“168师”的美称。 再次,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初始目的是使员工知,而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员工行。能否知行统一,教育者(管理者)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身教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而潜在的影响力 ,是一个无声的命令,有时也是不成文的规矩。因此,那种说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的意识和行为可以休矣。 通过“软激励”,营造“如沐春风”的企业文化氛围,把员工个人的思想、感情、命运与企业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树立对企业的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变“要我这样干”为“我要这样干”,企业转型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第三个“软”字文章:“软膜”补充“硬箍”,无缝协作,扎实高效。 现在一谈起企业管理中的团队问题,人们就会讲起“木桶”理论,关于这种理论已经有了两种说法。一是讲木桶的短木板,木桶水容积的大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的长度;二是讲木桶的箍,木桶水容积还取决于箍是否紧,不紧会漏水。其实,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新概念——“软膜”与“硬箍”。过去挑水用的木桶由多块木板用铁丝箍成,要在太阳下曝晒,然后在内外涂上桐油,没有油过的桶肯定会漏水,油过的桶就不会漏水,因为前者木板间有看不见的缝,会渗透,后者由于桐油膜的填充堵住了这些缝。这里引申的概念是,如果铁丝是“硬箍”,那么桐油膜就是“软膜”,由此引出的新的“木桶”定理三:木桶盛水容积和是否漏水不仅取决于最短的木板长度,也取决于铁丝是否箍紧,还取决于桐油膜是否填充紧密。 转型中企业文化建设的“软膜”问题也要引起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纵横、经纬交织,涉及到方方面面,关联着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和企业运作的各个部门,需要把企业所有资源都调动起来,需要各部门和全体员工一起努力,团结合作,整体推进。不管是团队的合作还是个人的合作,不能只满足于在“硬箍”条件下协作,更要注意配合中的“软膜”效应,即细微的默契,无缝隙合作(及时、主动、热情、智慧共享、有效互动),共同提高合作效率最大化。 第四个“软”字文章:“软渗透”凸显“硬实力”,文化渗透,优化环境。 2005年12月,我公司机关举办了一次“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报告会,会议座无虚席,效果极好。担任这次报告会的主讲是詹志勇教授,是深圳市中电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讲师,那天他是以中兴通讯客户培训经理、高级培训师的身份来讲课的,是由中兴公司花钱聘请来的。为什么中兴公司会花钱请教授来为我们公司讲课呢?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这就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新招——“软渗透”。(详询詹志勇老师官博)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其“关注”的发展中国家,除了争取进行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渗透以外,还非常重视 “民主意识”、“自由文化”、语言等“软实力”的渗透。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文化的渗透,英语的优势推广,基督教、天主教的传播等。“软渗透”只是现象或形式,后台支撑是“硬实力”。 加强企业实力对外的“软渗透”,企业文化将扮演最能深入人心、影响最长远的角色。这里有一段视频材料:傍晚,一对老夫妻在客厅用餐,老夫人去卧室接电话。回来后,老先生问 “谁的电话?”“女儿打来的。”“有什么事?”“没事。”老先生惊奇“没事,几千里打来电话?”老妇呜咽道“她说她爱我们!”两人顿时不语,激动不已。此时旁白出现了“用电话传送您的爱把!贝尔电话”。这就是企业品牌的“软渗透”,其产生了“润物细无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 这种“软渗透”还可以拓展到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许多领域,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从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角度出发,把文化建设与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日常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外的企业文化宣传;可以通过对公众宣传、展示体现中国电信企业文化的语言文字和视觉符号,大力宣传中国电信的文化品格;可以进一步强化员工的服务理念,整合企业服务文化,创新服务工作;可以积极开展文化营销工作,通过企业文化外化宣传,使用户从认同中国电信的企业文化到认同中国电信的服务和产品。总之,通过企业文化的“软渗透”,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实现更高层次的文化营销,实现以企业文化拓展市场,让企业文化建设真正在企业经营中发挥作用。 当然,话还得说明白,做好“软字”文章,进行“软渗透”,需要硬功夫,硬实力,需要“软硬兼施”。企业要成功转型,做大、做强,空洞的口号喊不来,花拳绣腿也不行,要靠每一个管理者,靠每一个员工,靠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的精益求精、扎扎实实的工作。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对内加强软管理,对外加强软渗透,有利于企业战略转型的和谐的软环境就一定会营造好,我们企业发展的前景将灿烂辉煌!
http://www.ztuc.net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